最近各大机构,和一些专家学者,再次预测了房地产市场的未来走势,看了这么多年的房价预测,这次我觉得可能真的要准了。
不是说专家的话突然变得靠谱了,而是市场信号已经再明显不过了,结合当前的政策导向和经济环境,2025年很可能成为楼市的关键转折点。
过去几年的专家预测,确实经常被打脸,但这次不一样,因为市场已经跌到了足够深的程度,政策也给出了明确的方向。
高盛集团预测,中国房价将在2025年底趋于稳定,但在此之前可能还有20%-25%的下跌空间,摩根士丹利则认为2025年房价会继续下跌9%左右。
这些预测不是空穴来风,而是基于市场上的各项数据:全国已有6亿栋房屋,96%的家庭拥有至少1套房产,其中超过40%的家庭拥有2套及以上房产,房子比人多,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。
政策层面已经非常明确,中央多次强调“房住不炒”,让房子回归居住属性,这意味着过去那种普涨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
如果你最近在看房,可能会发现一些微妙的变化。
首先是二手房挂牌量激增,重庆二手房挂牌量接近34万套,武汉、合肥、西安、天津等城市接近20万套,就连一线城市的广州二手房预估全市挂牌量达到了17万套,北京也达到了13万套。
这说明什么?投资炒房客不看好后市,希望早点抛房变现,这种抛售压力会让房价进一步承压。
其次是购房心态的转变,老百姓不再像过去那样盲目跟风买房了,现在大家更加理性,会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,来决定是否买房,随着购房人越来越理性,房价下跌的趋势难以改变。
建议提前做好的两个准备
1. 心理准备
接受房子不再是最好的投资品,过去二十年,买房几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,很多人把大部分财富都压在房子上,一旦房价下跌,整体财富水平就会下降。
我们必须从心理上接受一个事实,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,房子不再是最好的投资品,而是耐用消费品,就像买车一样,买到手就会贬值。
这意味着我们不能再抱着投资炒房的心态去买房了,如果你是刚需,确实需要买房,那就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来决定,不要指望靠房子发财。
2. 优化资产
如果你已经有多套房产,可以考虑优化资产配置,保留位置好、品质高的,处理掉那些偏远、老旧的房产,虽然可能亏点钱,但长远看是及时止损。
如果你计划买房,尤其是刚需购房,要注意避开几个陷阱,远离库存高压区域,特别是三四线城市库存去化周期超过24个月的区域,尽量选择核心城市次新盘。
避免高杠杆买房,不要轻易背上二三十年高额债务,尤其是在收入不确定的时期,月供最好不要超过收入的40%。
优先考虑现房或次新房,避开期房风险,现在就连不少百强房企都资金紧张,停工、延期交房甚至烂尾的风险远比以前高。
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再像过去那样齐涨共跌了,不同城市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明显。
一线城市核心地段、优质学区房可能相对抗跌,现在已经有回暖的迹象了。
但三四线城市和偏远地区的房价面临很大压力,这些地方人口外流、经济增速放缓,房价可能会进一步下跌。
马云早在2017年就预言过房产将丧失稀缺性,转为寻常商品,当时很多人不相信,但现在看来,至少在非核心区域,这已经成为现实。
融正配资-融正配资官网-石家庄配资公司-全国最好股票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